|
裁判字號: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08
年重訴字第 242
號民事判決 |
1 |
|
裁判日期:民國 108 年
10 月 18
日 |
2 |
|
裁判案由:損害賠償等 |
3 |
|
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108年度重訴字第242號 |
4 |
|
原 告 曾景煌
|
5 |
|
訴訟代理人 宋重和律師 |
6 |
|
複代理人 蔡岳倫律師 |
7 |
|
被 告 崔益榮 |
8 |
|
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,本院於民國108 年10月4 日 |
9 |
|
言詞辯論終結,判決如下: |
10 |
|
主 文 |
11 |
|
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。 |
12 |
|
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。 |
13 |
|
事實及理由 |
14 |
|
一、原告主張:被告於民國94年間委由原告處理其外祖父江鳳山 |
15 |
|
遺產稅等相關事宜,嗣發生糾紛,被告除不斷濫行告訴外, |
16 |
|
另憑藉其電腦程式之專長,於不詳時間、地點,以電腦設備 |
17 |
|
及網際網路連線方式,先行上網蒐集有關原告之刑事、民事 |
18 |
|
訴訟等判決書,並為彙整、編撰後,使不特定之網路使用者 |
19 |
|
,於Google等搜尋引擎鍵入「曾景煌」、「詐欺」、「偽造 |
20 |
|
文書」等關鍵字後,即會出現「曾景煌詐欺」、「曾景煌偽 |
21 |
|
造文書」等網頁搜尋結果。又被告再以架設網頁之方式「網 |
22 |
|
站名稱:炫頡顧問公司—曾景煌」(網址:http
://longtx |
23 |
|
.com .tw/%E7%82%AB%E9%A0%Al%E9%Al%A7%E5%95%8F%E5%85% |
24 |
|
AC%E5%8F%B8---%E6%9B%BE%E6%99%AF%E7%85%8C .htm,下稱 |
25 |
|
系爭網站)
,並於該網站上張貼有關原告他案之連結,致不 |
26 |
|
特定之網路使用者,均得連結至有關原告之刑、民事判決, |
27 |
|
又前開連結之名稱均載以「曾景煌偽造文書」、「曾景煌共 |
28 |
|
同連續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」、「曾景煌逃漏土地增值稅 |
29 |
|
」、「曾景煌詐欺盜賣土地」等文字內容,誣指告訴人有偽 |
30 |
|
造文書、詐欺等犯行,已造成原告名譽及信用之損害,原告 |
31 |
|
業已針對被告上開架設網頁侵害名譽權之行為,向本院提起 |
32 |
|
民事訴訟,並就被告不當蒐集、彙整、編撰並逾越合理使用 |
33 |
|
及公開有關原告之民、刑事判決,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相 |
34 |
|
關規定之舉,提起刑事告訴,現由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以10 |
35 |
|
7 年度他字第11503
號偵辦中。詎被告竟再基於誹謗原告名 |
36 |
|
譽之犯意,將張貼於系爭網站有關原告之刑、民事判決,未 |
37 |
|
經隱蔽原告另案判決書內之個人資料,編撰關鍵字並將反藍 |
38 |
|
標記關鍵字之流程錄製剪輯成影像,另將原告從事慈善事業 |
39 |
|
、公益之相關報導資料與其他新聞剪輯成影像,以其YouTub |
40 |
|
e 影音平台帳號28927475(下稱系爭帳號),於107
年11月 |
41 |
|
27日上傳「曾景煌關建字」、「曾景煌慈善家-VS-曾景煌偽 |
42 |
|
造文書」2 部影像、於107 年11月28日上傳「曾景煌慈善家 |
43 |
|
VS假新聞」影像、於107 年11月29日上傳「曾景煌公益VS假 |
44 |
|
新聞」影像(下合稱系爭影像),各影像侵害原告名譽事實 |
45 |
|
如附件一至四所示。被告刻意藉系爭影像向社會大眾表達原 |
46 |
|
告涉詐欺、盜賣土地等不法情事,將原告塑造為惡性重大之 |
47 |
|
罪犯、虛偽作假、沽名釣譽之人,且被告將系爭影像之瀏覽 |
48 |
|
條件設為公開,供不特定之網路使用者瀏覽,是項行為足以 |
49 |
|
貶損原告之社會評價,而侵害原告之名譽權。為此,爰依民 |
50 |
|
法第18條、第184 條第1 項、第195 條第1
項提起本件訴訟 |
51 |
|
,請求被告應下架並刪除系爭影像、賠償原告精神慰撫金新 |
52 |
|
臺幣(下同)1,000
萬元並刊登如附件五所示道歉啟事等語 |
53 |
|
。並聲明:(一)被告應下架並刪除https
://www .youtub |
54 |
|
e .com/channel/U ChYM
dAHbuvnQpY gvvlkSLA 網頁中系爭 |
55 |
|
影像。(二)被告應給付原告1,000
萬元,及自起訴狀繕本 |
56 |
|
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,按週年利率5
%計算之利息。(三 |
57 |
|
)被告應將如附件五所示之道歉啟事,以標楷體20號字體之 |
58 |
|
半版篇幅(長35.5公分,寬26公分)刊登於蘋果日報、中國 |
59 |
|
時報、聯合報、自由時報第一版報頭下方各一天。(四)願 |
60 |
|
供擔保,請准宣告假執行。 |
61 |
|
二、被告則以:系爭帳號非被告所有,系爭影像亦非被告所製作 |
62 |
|
並上傳,觀諸系爭影像內容乃不知名第三人引用、翻拍並紀 |
63 |
|
錄瀏覽被告系爭網站公告之網頁內容,然被告於系爭網站所 |
64 |
|
公告之網頁內容,均是從Google搜尋引擎庫頁存檔下載製作 |
65 |
|
而成,且該庫頁存檔內容均為原告自行架設網站之網頁內容 |
66 |
|
,其中有關「曾景煌關鍵字」部分,係以「曾景煌詐欺」等 |
67 |
|
字鍵入Google搜尋,可得被證1
所示搜尋內容,其中網域名 |
68 |
|
稱「www
.treelon .org 」其網站IP位址「103.1.220.21」 |
69 |
|
與原告所有其他網站位址相同;有關「曾景煌慈善家-vs-曾 |
70 |
|
景煌偽造文書」部分則是瀏覽網址「www
.tys948.net/2018 |
71 |
|
/04/25/ 曾景煌單車傳愛活動/」、「www
.tys948.net/20 |
72 |
|
18/03/15/ 曾景煌鼓勵捐贈冬衣/ 」、「www
.treelon .or |
73 |
|
g/曾景煌共同連續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─高等法院高雄分 |
74 |
|
院刑事判決.html」,上開三個網址之IP位址同樣均為「 |
75 |
|
103.1.220.21」,內容均更改自「https ://
harvest365. |
76 |
|
org/posts/525 」及「https
://www .ettoday .net/news/ |
77 |
|
20 180118/1095394.htm
」,將原始新聞人物行善事跡更改 |
78 |
|
為原告自己名字「曾景煌」,而刑事判決書影片,內容為 |
79 |
|
Google之庫頁存檔;有關「曾景煌慈善家VS假新聞」來源為 |
80 |
|
原告架設網站內容,網址為:「https
://www .777vvip . |
81 |
|
com/愛心捐款曾景煌/
提前圍爐享溫暖- 曾景煌炫頡顧問有 |
82 |
|
限公司宴請近百/
」,經查證下列網址:「 http ://tw . |
83 |
|
news .yahoo .com/提前圍爐享溫暖-
鹿谷火鍋業者宴請近 |
84 |
|
百位獨居長輩-230901463.html
」、「http ://tnews .cc/ |
85 |
|
049 /newsconl_55268.htm
」、「http ://ww w .rvn .com |
86 |
|
.tw/?www=info&
info=view&view= 61700」後,確定原告架 |
87 |
|
設之網頁為「假新聞」,原告將「林明順董事長」之名篡改 |
88 |
|
為「曾景煌
炫頡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長」,其餘內容完全一樣 |
89 |
|
;有關「曾景煌公益VS假新聞」來源同樣為原告架設網站內 |
90 |
|
容,網址為:「https
://www .777vvip .com
/曾景煌醫院 |
91 |
|
關懷/ 曾景煌除夕送平蘋安/
」,經查證桃園醫院公告的媒 |
92 |
|
體報導內容,網址為「https ://www .tygh
. mohw .gov . |
93 |
|
tw/?aid=302&pid=0&page_name
=detail&iid=11 96 」後, |
94 |
|
確定原告架設之網頁為「假新聞」原告將自己名字「曾景煌 |
95 |
|
」擅自加入原始新聞稿中,並將原始人物之名字刪除。被告 |
96 |
|
上開架設網頁、刊登連結之行為,業經臺灣臺北檢察署以 |
97 |
|
108 年度偵字第1473號偵察終結,認被告取得原告姓名、前 |
98 |
|
科資料係合法蒐集、處理及利用之個人資料,被告公開判決 |
99 |
|
書之目的,及依據自己遭詐騙之經驗佐以取自原告自行公開 |
100 |
|
或其他已合法公開之個人資料剪輯成「曾景煌關建字」、「 |
101 |
|
曾景煌慈善家-VS-曾景煌偽造文書」2 部影像,有為避免他 |
102 |
|
人受騙,乃為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,並為防止他人權益之重 |
103 |
|
大危害,未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且未構成加重誹謗罪,並經 |
104 |
|
本院108
年度訴字第215
號民事判決認定被告並無侵害原告 |
105 |
|
之名譽權。從而,第三人引用、翻拍並紀錄瀏覽被告系爭網 |
106 |
|
站公告之網頁內容同樣亦不構成侵權行為等語置辯。並聲明 |
107 |
|
: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;如受不利判決,願供擔 |
108 |
|
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。 |
109 |
|
三、得心證之理由: |
110 |
|
(一)按因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 |
111 |
|
任;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、健康、名譽、自由、信用、隱 |
112 |
|
私、貞操,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,被害 |
113 |
|
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,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;其名譽 |
114 |
|
被侵害者,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,民法第184條 |
115 |
|
第1項前段、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。名譽權之侵害 |
116 |
|
,須行為人故意或過失抑貶他人之社會評價而不法侵害他 |
117 |
|
人之名譽,且具有違法性、歸責性,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 |
118 |
|
有相當因果關係,始成立侵權行為。復按當事人主張有利 |
119 |
|
於己之事實者,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,民事訴訟法第27 |
120 |
|
7條前段定有明文。再按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 |
121 |
|
,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,若原告先不能舉證,以證實自 |
122 |
|
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,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 |
123 |
|
,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,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,亦有最 |
124 |
|
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判決可資參照。本件原告主張被 |
125 |
|
告以其所有系爭帳號,於107年11月27至29日間上傳系爭 |
126 |
|
影像,侵害其名譽,被告應下架刪除系爭影像、賠償其精 |
127 |
|
神損害並刊登道歉啟事等情,既為被告否認,原告自應就 |
128 |
|
其主張被告以系爭影像侵害原告名譽之侵權行為事實,負 |
129 |
|
舉證證明責任。 |
130 |
|
(二)原告固以被告系爭網站內容有教導他人如何上傳影片至 |
131 |
|
YouTube
平台,而使用之範例帳號即為「28927475」一節 |
132 |
|
,主張系爭帳號即為被告所有,系爭影片為被告所製作上 |
133 |
|
傳云云。惟被告已提出證據說明該網頁為伊於其他網站( |
134 |
|
網址:https
://sametim .neocities .org/ youtube . |
135 |
|
html)下載並轉載之內容,並提出網頁內容為證(見本院 |
136 |
|
卷二第111至116頁),是尚難僅憑被告系爭網站一篇教學 |
137 |
|
內容曾使用系爭帳號為說明乙節即推論系爭帳號為被告所 |
138 |
|
有。原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系爭帳號所有人或使用者 |
139 |
|
確為被告,則原告主張被告以系爭帳號於107年11月至29 |
140 |
|
日間上傳系爭影像侵害其名譽一事,難認已經舉證證明, |
141 |
|
原告就其主張被告侵權行為之事實既未盡舉證證明之責任 |
142 |
|
,原告主張被告以系爭影像侵害名譽云云,自不足採。原 |
143 |
|
告訴請被告下架刪除系爭影像、賠償及登報道歉,即非有 |
144 |
|
據。 |
145 |
|
四、綜上所述,原告並未舉證證明被告有上傳系爭影像至系爭帳 |
146 |
|
號而侵害原告名譽之侵權行為,參照前開法文及判決要旨, |
147 |
|
自不能令被告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。從而,原告依民 |
148 |
|
法第18條、第184條第1項、第195條第1項規定,請求被告下 |
149 |
|
架並刪除https://
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hYM dAHbu |
150 |
|
vnQpY gvvlkSLA網頁中系爭影像;被告應給付原告1,000萬 |
151 |
|
元,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,按週年利率 |
152 |
|
5%計算之利息;被告應刊登如附件五所示之道歉啟事,以 |
153 |
|
標楷體20號字體之半版篇幅(長35.5公分,寬26公分)刊登 |
154 |
|
於蘋果日報、中國時報、聯合報、自由時報第一版報頭下方 |
155 |
|
各一天,均屬無理由,應予駁回。原告之訴既經駁回,假執 |
156 |
|
行之聲請即失所依據,爰併予駁回。 |
157 |
|
五、本件事證已臻明確,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 |
158 |
|
據,經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,爰不逐一論述,附此敘明 |
159 |
|
。 |
160 |
|
六、據上論結,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。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, |
161 |
|
判決如主文。 |
162 |
|
中 華 民 國
108 年 10 月
18 日 |
163 |
|
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熊志強 |
164 |
|
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。 |
165 |
|
如對本判決上訴,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。如 |
166 |
|
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,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。 |
167 |
|
中 華 民 國
108 年 10 月
18 日 |
168 |
|
書記官 沈世儒 |
169 |
|
附件一:「曾景煌關建字」影像侵害事實: |
170 |
|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|
171 |
|
│編號│影像時間 │侵害事實
│ |
172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173 |
|
│1 │00:28
至│被告將網頁上「曾景│ |
174 |
|
│ │00:29 │煌詐欺盜賣土地案」│ |
175 |
|
│ │00:53 至│、「曾景煌詐欺」等│ |
176 |
|
│ │00:56
│字句刻意反藍,不實│ |
177 |
|
│ │
│指述原告詐欺及盜賣│ |
178 |
|
│ │
│土地。
│ |
179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180 |
|
│2 │00: 57 至│被告將網頁上「曾景│ |
181 |
|
│ │01:01
│煌」、「詐欺」、「│ |
182 |
|
│ │
│曾景煌被告」等字句│ |
183 |
|
│ │
│刻意反藍,不實指述│ |
184 |
|
│ │
│原告詐欺被告。 │ |
185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186 |
|
│3 │01:24
至│被告回顧網頁上關於│ |
187 |
|
│ │01:29
│「曾景煌詐欺盜賣土│ |
188 |
|
│ │
│地案」字句反藍標記│ |
189 |
|
│ │
│部分之畫面。 │ |
190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191 |
|
│4 │01:43
至│被告再度回顧網頁上│ |
192 |
|
│ │01:48
│關於「曾景煌詐欺盜│ |
193 |
|
│ │
│賣土地案」字句反藍│ |
194 |
|
│ │
│標記部分之畫面。 │ |
195 |
|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|
196 |
|
|
197 |
|
附件二:「曾景煌慈善家-VS-曾景煌偽造文書」影像侵害事實: |
198 |
|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|
199 |
|
│編號│影像時間 │侵害事實
│ |
200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201 |
|
│1 │00:57
至│被告將「仍有入監矯│ |
202 |
|
│ │01:01
│治之必要」之字句刻│ |
203 |
|
│ │
│意反藍標記,藉此表│ |
204 |
|
│ │
│達原告須入監。 │ |
205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206 |
|
│2 │00:00至
│與原告相關之慈善新│ |
207 |
|
│ │05:00
│聞均係攀附、竄改自│ |
208 |
|
│ │
│他人之慈善新聞,同│ |
209 |
|
│ │
│影片亦有攝入經修改│ |
210 |
|
│ │
│前之原始慈善新聞。│ |
211 |
|
│ │
│涉及原告之慈善新聞│ |
212 |
|
│ │
│,其內容均係粗製濫│ |
213 |
|
│ │
│造將他人之慈善新聞│ |
214 |
|
│ │
│其中之姓名抽換為原│ |
215 |
|
│ │
│告之姓名,藉由將含│ |
216 |
|
│ │
│有原告姓名之假新聞│ |
217 |
|
│ │
│與原始新聞穿插剪輯│ |
218 |
|
│ │
│,使觀者加深對於影│ |
219 |
|
│ │
│片中之假新聞係原告│ |
220 |
|
│ │
│所為之負面印象,並│ |
221 |
|
│ │
│使觀者誤信原告為沽│ |
222 |
|
│ │
│名釣譽之輩,擅自攀│ |
223 |
|
│ │
│附他人之善舉,致觀│ |
224 |
|
│ │
│者對於原告之社會評│ |
225 |
|
│ │
│價有所貶抑。 │ |
226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227 |
|
│3 │05:00
至│原告固曾因使公務員│ |
228 |
|
│ │14:36
│登載不實案件而受刑│ |
229 |
|
│ │
│事有罪判決即臺灣高│ |
230 |
|
│ │
│等法院高雄分院99年│ |
231 |
|
│ │
│度上更(一)第259 │ |
232 |
|
│ │
│號刑事判決,影片將│ |
233 |
|
│ │
│其自不同網站所瀏覽│ |
234 |
|
│ │
│之「同一」判決拍攝│ |
235 |
|
│ │
│成影片,使觀者誤會│ |
236 |
|
│ │
│原告涉犯多起刑事案│ |
237 |
|
│ │
│件並受有罪判決。 │ |
238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239 |
|
│4 │11:36
至│被告將「惡性重大」│ |
240 |
|
│ │11:39 │之字句刻意反藍標記│ |
241 |
|
│ │
│,藉此表達原告惡性│ |
242 |
|
│ │
│重大。
│ |
243 |
|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|
244 |
|
|
245 |
|
附件三:「曾景煌慈善家VS假新聞」影像侵害事實 |
246 |
|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|
247 |
|
│編號│影像時間 │侵害事實
│ |
248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249 |
|
│1 │00:00
至│此部分係無端將原告│ |
250 |
|
│ │00:38
│之姓名放置於諸多知│ |
251 |
|
│ │
│名企業家前(諸如將│ |
252 |
|
│ │
│比爾蓋茲名字更改為│ |
253 |
|
│ │
│「曾景煌比爾蓋茲」│ |
254 |
|
│ │
│、將沃倫巴菲特名字│ |
255 |
|
│ │
│更改為「曾景煌沃倫│ |
256 |
|
│ │
│巴菲特」等等),並│ |
257 |
|
│ │
│於同網頁簡略記載該│ |
258 |
|
│ │
│企業家之生平,使影│ |
259 |
|
│ │
│片觀者誤信原告更改│ |
260 |
|
│ │
│前揭企業家之姓名以│ |
261 |
|
│ │
│求沾光,亦使觀者對│ |
262 |
|
│ │
│於原告做出無賢才而│ |
263 |
|
│ │
│求釣名之人等負面評│ |
264 |
|
│ │
│價。
│ |
265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266 |
|
│ │00:39
至│被告將原告從事公益│ |
267 |
|
│ │02:16
│之新聞與其他相關新│ |
268 |
|
│ │
│聞 剪輯成「曾景煌
│ |
269 |
|
│ │
│慈善家vs假新聞」之│ |
270 |
|
│ │
│影像,且就有關原告│ |
271 |
|
│ │
│之新聞上方處標記「│ |
272 |
|
│ │
│慈善假新聞」之字樣│ |
273 |
|
│ │
│,誣指原告作假。 │ |
274 |
|
│ │
│與原告相關之慈善新│ |
275 |
|
│ │
│聞均係攀附、竄改自│ |
276 |
|
│ │
│他人之慈善新聞,同│ |
277 |
|
│ │
│影片亦有攝入經修改│ |
278 |
|
│ │
│前之原始慈善新聞。│ |
279 |
|
│ │
│涉及原告之慈善新聞│ |
280 |
|
│ │
│,其內容均係粗製濫│ |
281 |
|
│ │
│造將他人之慈善新聞│ |
282 |
|
│ │
│其中之姓名抽換為原│ |
283 |
|
│ │
│告之姓名,藉由將含│ |
284 |
|
│ │
│有原告姓名之假新聞│ |
285 |
|
│ │
│與原始新聞穿插剪輯│ |
286 |
|
│ │
│,使觀者加深對於影│ |
287 |
|
│ │
│片中之假新聞係原告│ |
288 |
|
│ │
│所為之負面印象,並│ |
289 |
|
│ │
│使觀者誤信原告為沽│ |
290 |
|
│ │
│名釣譽之輩,擅自攀│ |
291 |
|
│ │ &nbsnbsp;
│附他人之善舉,致觀│ |
292 |
|
│ │
│者對於原告之社會評│ |
293 |
|
│ │
│價有所貶抑。 │ |
294 |
|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|
295 |
|
|
296 |
|
附件四:「曾景煌公益VS假新聞」影像侵害事實 |
297 |
|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|
298 |
|
│編號│影像時間 │侵害事實
│ |
299 |
|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|
300 |
|
│1 │00:00
至│被告於有關原告從事│ |
301 |
|
│ │01:19
│公益活動之報導上方│ |
302 |
|
│ │
│,註記「〈假新聞〉│ |
303 |
|
│ │
│曾景煌除夕送平(蘋│ |
304 |
|
│ │
│)安」等字樣。 │ |
305 |
|
│ │
│與原告相關之慈善新│ |
306 |
|
│ │
│聞均係攀附、竄改自│ |
307 |
|
│ │
│他人之慈善新聞,同│ |
308 |
|
│ │
│影片亦有攝入經修改│ |
309 |
|
│ │
│前之原始慈善新聞。│ |
310 |
|
│ │
│涉及原告之慈善新聞│ |
311 |
|
│ │
│,其內容均係粗製濫│ |
312 |
|
│ │
│造將他人之慈善新聞│ |
313 |
|
│ │
│其中之姓名抽換為原│ |
314 |
|
│ │
│告之姓名,藉由將含│ |
315 |
|
│ │
│有原告姓名之假新聞│ |
316 |
|
│ │
│與原始新聞穿插剪輯│ |
317 |
|
│ │
│,使觀者加深對於影│ |
318 |
|
│ │
│片中之假新聞係原告│ |
319 |
|
│ │
│所為之負面印象,並│ |
320 |
|
│ │
│使觀者誤信原告為沽│ |
321 |
|
│ │
│名釣譽之輩,擅自攀│ |
322 |
|
│ │
│附他人之善舉,致觀│ |
323 |
|
│ │
│者對於原告之社會評│ |
324 |
|
│ │
│價有所貶抑。 │ |
325 |
|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|
326 |